新闻资讯

发布日期:2024-07-26 15:19    点击次数:123

外包美工 扬眼纪实 | 照亮烈士“回家”路

●孙克勤外包美工

太阳刚从树梢上翻过来,还不够热烈的阳光洒在革命老区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宽阔的广场上,新的一天开启了。

夜里刚下过一场细雨,雨滴儿还挂在齐腰高的冬青树上,晨曦一照,微风柔拂,晶莹闪亮。78岁的太阳雨志愿者杨文华皮肤黝黑,左肩扛着一把大扫帚,右手拎着一把修理苗木的大剪刀,大步朝广场走来。他几乎每天早上都准时来到这里,修剪树木、整理草坪、浇水施肥、擦拭碑刻、清扫广场……

杨文华是土生土长的临泽人,出生在临泽镇朱堆村成官庄,初中没毕业就学了木匠,进了镇里的榨油厂。他头脑活络,油厂的设备改造、技术革新大多经他之手完成。因为心灵手巧,杨文华调进镇工业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初领衔创办临泽镇铝箔纸厂,当了15年厂长。

这是令临泽人骄傲的企业,曾经是高邮市的纳税大户,现在省内外八大家铝箔纸厂的人才都是从这里外流出去的。杨文华连续四年获评省明星企业家,1988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后来,他又回到镇工业公司,任企业管理站副经理,2005年正式退休。

杨文华是一个有想法、有闯劲、闲不住、能做事的人,2000年8月退居二线后,感到闷得慌,几十年忙碌惯了,突然停下来,心里空荡荡的。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制作了三四百件根雕作品,有人喜欢,他就送给人家。后来,他又跟别人来到南通做事,安装太阳能,一干又是两年多。再后来,他又和表弟一起制作木模。总之,杨文华一直没闲着。

2010年清明节,春风和煦,杨柳依依。杨文华回到朱堆村祭祖扫墓。当他翻看陈旧发黄的家谱,看到杨志宽、杨德新两位堂伯是烈士,心里一阵自责。以前只顾着忙工作,怎么就没有关心过这么重要的事呢?他询问家里人,两位堂伯是在什么时候、因什么事而牺牲的?家里人说不清楚。村里年长的人也只能说个大概。杨文华用心深入一打听,村子里像两位堂伯一样的烈士还有好多位,但都没有墓没有碑没有文字记载。

这个清明节,杨文华过得很沉痛很沉重。那几天,他一直在想,家里的长辈,包括村里的人当年为了革命牺牲了,作为后来人,应该收集整理他们的英雄事迹,留下有形的历史资料,将他们的精神延续传承下去,让后来者铭记学习。

杨文华的这个想法,就像埋进地里的种子,沐浴了一场春雨,很快就生根发芽,呼呼地往上蹿。我应该为烈士们做点什么?为村里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那阵子,杨文华的脑子里翻来覆去琢磨这两个问号。

杨文华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决定回到村子里,集中精力干这件事。杨文华搬出去已经多年,原先的老宅早已经处理了,他就花了几千元买下一处老房子,稍微进行修理粉刷,凑合着住了进去。

“你在城镇住了几十年,现在老了一个人住到乡下,能习惯吗?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你这有糖尿病,能行吗?”妻子和子女劝他不要一时心血来潮。杨文华拍拍胸脯,大着嗓门说:“朱堆村是我的老家,我的根在那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肯定能习惯!”

从2010年初夏开始,杨文华便一直住在村子里,铁下心来只做一件事:从岁月的长河中打捞历史,当好一个“娘家人”,把散失在外的烈士全部找“回家”。

杨文华决定从搜寻整理两位堂伯的事迹开始,把金桥村所有烈士的事迹全部整理出来。从此他踏上一条探寻红色历史之路。

为了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杨文华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走门串户,找族内老人,一帮人围坐在一起,你三言他五语,渐渐还原了两位堂伯烈士的故事。

杨志宽、杨德新,是一对亲兄弟,都曾以僧人的身份做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在20多岁时就献出了宝贵生命。

1947年9月15日,高邮县委在朱堆村附近的刘家沟荒荡里召开会议,遭遇国民党还乡团围剿,时任高邮县游击队行动大队长的杨德新,为了掩护大家突围,壮烈牺牲。

1948年2月,时沙区区委在“苏北小延安”范伦村开会,区委事务长杨志宽得到情报——沙沟、时堡、临泽三地反动势力要来围剿。送完情报返回途中,杨志宽被当地保长抓获。面对严刑拷打,杨志宽毫不屈服,未吐露半个字,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

杨文华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擦拭流不完的泪水,他为两位堂伯的壮举而感动而骄傲。

完成两位堂伯烈士事迹的收集整理工作后,杨文华并没有收手。“与堂伯一样为革命牺牲的同村人,一样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我必须把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搜寻整理出来。”杨文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文华多次跑到各级民政部门了解核实,原来在金桥村共有烈士15人,朱堆村共有烈士12人,第二次行政村区划调整后,这两个村合并为朱堆村,共有烈士27人,其中,在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在册的有24人,这27位烈士中,抗日战争牺牲的有7人,解放战争牺牲的有17人,抗美援朝牺牲的有2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有1人。这些烈士的事迹均没有详细记载。

不了解朱堆村历史的人,都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朱堆这块土地上,为什么会涌现出这么多烈士?

朱堆村位于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交界处,是苏中知名的革命老区,电影《柳堡的故事》中柳堡镇就在这附近。战争年代,这里曾发生过几次大的战役,抗日战争最后一役就在高邮。当年国共两党在这里进行拉锯战,大小战斗多,参军的人也多,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同志牺牲之多恐为华中各县之首。洒热血抛头颅换得伟大胜利,人民烈士永垂不朽!”这是江苏省原省长惠浴宇对高邮烈士的高度评价。在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先后有十几位县级领导光荣牺牲。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年代,从朱堆村走出去参加革命工作而献身的革命烈士也有许多。

虽然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烈士不该被遗忘,他们的英名要镌刻在家乡的土地上。杨文华决心要做朱堆村的历史敲钟人!

2010年夏天,杨文华开始了烈士事迹的寻访之旅。

对这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退休老人来说,要到各地去搜集整理27位烈士的光辉事迹,是一件极费体力和心智的工作。何况,27位烈士中,只有7位有后人,仅有两名烈士牺牲在临泽本地。但认准的事情就必须做,而且一定要尽力做到最好。杨文华赶自己上架外包美工,没打算给自己留退路。

福建南平市,是杨文华寻访去得最远的地方。之前,杨文华来到高邮市通湖路92号,在这座纪念高邮籍烈士的陵园里,他查到朱堆村人郭以翔名列其中,但烈士介绍非常简单:1949年7月,郭以祥牺牲在福建沿海地带。

福建沿海地带——一个宽泛的地理范畴,可郭以祥牺牲的具体地点到底在哪儿呢?杨文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郭以祥有一个名叫叶长春的战友,如今生活在南平市。杨文华查询了一下,高邮离南平市相距1000多公里。杨文华下定决心:去,再远也得去!

杨文华蒸好50个馒头,炒了一锅焦面,准备了3000元现金,带上洗漱用品上路了。从临泽坐中巴到高邮,转乘大巴到上海,然后转乘火车去南平。两天行程,昼夜兼程,腰酸背痛。到了南平,杨文华又累又困,坐在公交车上打起了瞌睡,醒来后一摸裤兜,左边口袋被划了道口子,1000元钞票不见了。杨文华安慰自己:幸亏3000元分开来放的。

每次出门寻访,杨文华都是自掏腰包,把钱掐着花。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吃两三块钱一碗的面条,晚上住宿专挑二三十块钱的小旅舍,或者干脆住澡堂子,顺带洗上一把澡。

几经周转,杨文华在南平终于找到了80多岁的叶长春。听完杨文华的来意,满头白发的叶长春看着老战友的家乡人,情不自禁,抱着杨文华失声恸哭:“以祥是我的副营长,打大东岛时牺牲的。”

叶长春抚平一下过于激动的心情,详细介绍了郭以翔的英雄事迹。

福建南平,上海,江苏南京、南通、海安、东台、兴化、宝应……打开杨文华的寻访地图,他每一次特殊的旅行,每一个吃劲的脚印,都伴随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带烈士“回家”!

“匡梅寿,1926年—1945年,匡界一组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2月在沙沟战斗中牺牲,时任宝应团九连班长。”

“吴登荣,1913年—1948年,成官二组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时任华野第十一纵队班长。”

……

这是杨文华整理出来的几位烈士简介,虽然寥寥数语,但句句份量都很重,永载史册。

一次次寻访,一位位烈士“回家”;慰藉了烈士的在天之灵,也圆了烈士后人的寻根梦。

在村民匡寿海的记忆中,父亲匡永祥是模糊的。他只是依稀地记得,解放之后,母亲曾经撑着一条小船,沿着河一直划到盐城,寻找“在外做事”的父亲。结果,父亲没有找到,母亲回来不久也去世了。临终的时候,母亲眼睛都闭不紧,她的心里有缺憾啊!

一天上午,天气炎热,匡寿海正在田里干活,村支书让人来喊他。匡寿海不知什么事情,赶紧跑到村部,时任朱堆村党支部书记俞荣根激动地对他说:“老匡,你可得好好感谢老杨啊,他把你老子找到了,你是烈士的后代啊!”

“我的父亲是烈士?”匡寿海一下懵住了。

“你看看,上面写着你老子的事迹,详细着哩。”俞荣根大着嗓门说着,站在一旁的杨文华立马把两张稿纸递到匡寿海的手上。

“天啦,这是真的?”匡寿海稍稍冷静下来,手在稿纸上不停地抚摸,情不自禁地一字一字地读出声来,父亲的经历如同放电影一般,在他的眼前浮现、掠过,原来十分抽象的父亲形象,迅速高大、立体、丰满了起来。60多年来,匡寿海第一次听说和看到父亲匡永祥的革命经历和英雄壮举,眼泪哗哗地往下掉。

匡寿海“扑通”一声,跪在杨文华跟前,“老杨,我代表全家,代表我死去的母亲,谢谢你啊!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啊!”杨文华赶紧伸出双手,把匡寿海拉起来,动情地说:“我把你老爸带回家了,让你们一家人团圆了,也了了我一桩大心思。”

当天下午,匡寿海来到母亲墓前,把父亲的英雄事迹大声读给九泉之下的母亲听。“妈,这下你可以闭上眼睛,安心休息了,爸爸被好心人找回来了,他还是一个大英雄!”坐在母亲的墓前,匡寿海慢慢地向母亲倾诉。

根据杨文华寻访到的资料,匡永祥牺牲的具体时间不详,1954年就被追认为烈士了,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信息渠道不畅,民政部门一直没有找到匡永祥的后人。现在情况搞清楚了,广州淘宝美工包月杨文华写了申报材料送到高邮民政部门,帮匡寿海证实了烈属身份。当年,匡寿海拿到了那本迟到多年的烈属证。

杨文华用两年的时间,奔赴省内外17个县市,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各地的民政、党史、档案等部门,以及数以千计的群众,以抢救的态度、抢跑的速度,收集整理了近4万字的烈士材料。4万字,看似并不多,但那是杨文华迈着那双不再年轻的腿脚,一步一步跑出来的,那是从纷繁的资料中扒出来的,是从杂乱的采访记录中抠出来的,是用心血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出来的。我们很难想象,这对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退休老人来说,是何等的艰难!

杨文华将搜集整理出来的27位烈士资料编辑成《热土血火铸英雄》小册子,印刷了1000份,免费赠送给机关团体、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大力宣传家乡烈士的英雄事迹。大家都以为杨文华完成这个很不简单的工程,该歇息了。但是杨文华感到,这只是迈出第一步,他不满足于把烈士的事迹落在纸上,锁在资料柜里,他还要把村里所有烈士的英名和光辉形象镌刻矗立在家乡的大地上。

“杨文华要树烈士纪念碑,建烈士陵园啦?!”消息一经传出,有人说他夯,有人说他傻,贴老本,做这些,图个啥?

两年前,当杨文华毅然踏上搜集寻访家乡烈士英雄事迹之旅时,在外人看来,“老杨有点迂,有点哈(高邮方言,呆傻之意)”,妻子和儿女也不理解,问他“这么折腾图个什么?”

“我啥也不图,就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和平年代,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烈士、忘记历史!”面对人们的种种质疑,杨文华这样说。

“老杨,你花光了退休工资,拖着病身子走东奔西,折腾两年了,现在出本书,对那么多烈士有个交代,就可以了,还要弄什么纪念碑,这是你一个人能够做得了的事情吗?”妻子善意而心疼地对他说。

妻子的提醒,让杨文华冷静下来。他仔细一想,是啊,树纪念碑建陵园,需要用地,需要花一大笔钱,这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人给杨文华出主意。于是他联系村里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劳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想听听他们的意见。这些老同志都是很有觉悟的,他们对杨文华的想法高度认可,一致赞成。“老杨啊,这是大事,是好事,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一定能做成做好。”老同志们给杨文华打气鼓劲,愿意联合起来一起干。

说干就干!他们成立了筹备工作小组,拉起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最初5个人,不断发展壮大。按照筹备小组的分工,有的人跑批土地,有的人筹备资金,有的人找建筑队伍。

上架产品

村里对杨文华他们的举动十分支持,提供了一块700多平方米的空地。志愿者和村民们纷纷捐款,你一百,他两百,连在校的大学生也捐出了生活费,没几天功夫,4万多元入账。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杨文华他们将朱堆村英雄纪念碑开工的日子定在日本无条件投降67周年的同一天,也就是2012年8月15日。杨文华更忙了,他每天到工地监工,挖土、推车、搬砖,亲自上阵,还自掏腰包请工人吃饭。

一个月后,“朱堆村英雄纪念碑”昂然挺立。一块块方形地砖,拼出一片700多平方米的广场;广场北侧中央,矗立着一座3米高的英雄纪念碑;碑体两侧长城造型的纪念墙上,镌刻着27位烈士的名字;碑体右侧是杨文华写下的碑文:“子婴河畔,哀思长叹。官河城垛,九雄男汉。回溯往事,胸涌波澜。革命思潮,潸然淚沾。鬼魅魍魉,四鬼轮战。汉奸卖国,倭寇侵犯。伪军屠杀……”

这座英雄纪念碑,规模不大但很规范,设计简明但寓意深刻,碑身不是很高但很庄重。英雄纪念碑像一面帆,像一条船,像一座航标,巍然屹立在肥沃的朱堆大地上。看着落成的英雄纪念碑,村里所有人终于明白了杨文华这位“又迂又哈”的人的苦心,他是靠一个人执着寻访,用信念丈量峥嵘岁月,让本村27位烈士的史料得以完整重现,给全村人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杨文华的愿望实现了,他那张长期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烈士的后人和村民们乐了。

2012年9月19日,近2000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朱堆革命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人们对为之付出辛劳的杨文华投来了敬佩的目光。近10年来,临泽镇各机关团体、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在朱堆英雄纪念碑广场集中举行祭奠先烈活动5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约2.5万人。

杨文华像一盏长明不熄的灯火,照亮着一个又一个烈士“回家”的路,温暖着一家又一家烈士亲属的心,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后人砥砺前行!

杨文华孜孜以求、善作善成的精神和行为,深深感动世人。他的事迹被《扬州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媒体报道,杨文华光荣地当选为2013年度“中国好人”、首届“临泽好人”、第五届“高邮好人”、第三届“十大扬州好人”和第五届江苏省“劳动模范”;2014年6月,朱堆烈士陵园被高邮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高邮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9月,被扬州市民政局纳入扬州市革命烈士版图。这不仅是对杨文华一个人的表彰,还是对一个群体的褒奖,是对朱堆挖掘红色文化的高度认可。

凝视着一堆耀眼的荣誉,杨文华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路上,如何坚持一直走下去,走得更远?

一年除夕,杨文华带着30岁的大孙子和21岁的小孙子,一起来到朱堆村英雄纪念碑前,清扫落叶,敬献祭品。“爷爷,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寻访好几年,做成了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小孙子问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杨文华动情地说:“他们都是朱堆村人,都是英雄,应该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宣扬传播烈士精神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杨文华满腔热忱地当上了镇党委宣传科、镇关工委的义务宣讲员,每次有队伍来祭奠烈士时主动承担烈士事迹讲解工作,每年都为全镇青少年、党员干部作学习革命烈士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专题讲座8次以上,他还经常被邀请到高邮党政机关部门做义务宣讲,宣讲英雄烈士的光辉事迹和自己做红色公益事业的体会。杨文华很用心也很细心,他根据每个烈士的出生年月日,每年初把当年要过逢10冥寿的烈士名单和日期梳理出来,提前把他们的主要事迹制成展板展示出来,以示纪念。烈士的家人和乡亲们看了,都很激动和感慨:“老杨啊,你想得太周到了!”

临泽古镇有将近2000年历史,是一个有故事、有魅力的地方。不谈更早的历史了,仅是在近现代百年的风云变幻中,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泽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当年,中国共产党高邮县委、高邮抗日民主政府在临泽建立,临泽是“苏中小延安”。临泽地处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水网密织,芦荡环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势,赋予临泽以特殊的历史地位,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临泽涌现出近400名烈士,这是一个特别令人震撼的数字。

杨文华从2010年开始接触红色文化,对家乡的革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利用编村史、镇史,走访群众,阅读《县志》,不仅熟悉了镇村历史,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有人风趣的叫他“杨文化”,他听了直摆手,“我初中都没有毕业,有什么文化?”但是,杨文华的确一直在干文化学者做的事。

据史料记载,1945年4月,在宝应县郑家渡,一所由苏中抗日根据地第一行政区地委、专署创办的建设公学正式开学,取名“建设新中国专门培训学校”(简称“建专”)。后来由于形势变化,“建专”先后迁至高邮临泽、兴化三条塥、高邮城区夫子庙等地,最终回迁临泽成家垛。“建专”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学员是社会进步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建专”办学6年,校名变更11次,向部队和地方输送了一批急需人才,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文华根据历史线索,采访了多位曾在“建专”学习工作过的耄耋老人,理清了“建专”的来龙去脉,还原和充实了具体变迁过程,留下了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资料,为红色临泽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在临泽的历史上,“高宝饭店”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饭店。杨文华根据《高邮市邮电志》的简短文字,结合走访当事人,充实了“高宝饭店”的内涵,阐明了“高宝饭店”的历史使命,“高宝饭店”是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一个地下联络站,设在临泽镇原匡家庄,其站长是朱堆村人匡近文,承担着掌握民情、刺探敌情、传送情报、接送人员、采购物资的任务,后来几经变化,历时6年,临泽敌后交通站始终顽强地生存着活动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些年,杨文华还深度挖掘追溯了“盘粮亭”等地名的历史渊源。

历史就如同浩瀚的大海,发现不易,求证不易,缜密成文更不易,杨文华将调查走访所得,撰写成文章,汇编进《红色临泽》这本书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历史中发现新的临泽、新的朱堆,努力增强家乡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条艰难探索的路上,杨文华一直用力坚持走下去。10多年前,杨文华在“红色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志愿服务有益社会的事情。

2017年,杨文华还组织建设了全镇首家村史馆,并无偿献出个人收藏的1500多件实物。如今,朱堆村史馆已成为全省首批社会教育学习体验基地、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高邮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实境讲堂示范点、临泽镇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等。

2022年6月,“太阳雨杨文华志愿服务队”举行成立仪式,杨文华成为服务队终身荣誉队长。太阳雨志愿者团队专门请人根据朱堆村一位烈士从军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设计制作了一组“送夫参军”的雕塑:一位青年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婴儿,手里挎着一只竹蓝,送别胸戴红花、肩扛长枪、一身戎装的丈夫到部队。这组古铜色的雕塑高1.95米、宽1.35米、厚0.8米,赠送安放在朱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上,令人肃然起敬。

杨文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患糖尿病已经30年了。2019年12月,因为积劳成疾患了一场重病,住进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查出患有胃癌,当即做了胃切除大手术,先后花去医疗费用近10万元。在家休养和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有所恢复,一说起家乡红色文化来,浑身是劲,眉飞色舞,声音像炒豆子似地脆响。

2023年9月,因为癌细胞转移,杨文华在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应邀为医院党员、团员和职工代表等150人,进行了一场帮助他人、成就自己的事迹宣讲,并在宣讲会上向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递交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杨文华深情地对大家说:“以捐献遗体这样的方式回馈社会,不仅是对生命的延续和升华,而且更好地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024年4月15日清晨6:20时,忙碌劳累了一辈子的杨文华倒下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家人按照他的生前遗愿,通过高邮市红十字会向扬州大学医学院捐献了遗体。杨文华成为扬州市第12位遗体捐献者。在当天的遗体捐献现场,杨文华的儿子杨国春悲痛万分地说:“我们尊重和支持爸爸的决定,未来也要像他一样做好人、行善事。”

杨文华——“中国好人”!您活着的时候外包美工,好人一生平安;如今在通往天堂的途中,愿您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



Powered by 广州淘宝美工包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23-2024 鄂ICP备2023020028号-1 武汉承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